有些剧集你看过就忘,而有些剧集则会深深烙印在你心里,分量十足。《德里罪案》始终属于后者。它不是一部标准的警匪剧,而是一场厚重且严谨的电视盛宴。自首播以来,它便展现出非凡的力量,成为首部斩获国际艾美奖最佳剧情类剧集的印度作品。
该剧如同一部单元剧,每一季都深入探讨一个震撼印度首都良知的真实案件。极具代表性的第一季,细致入微地重构了2012年臭名昭著的“尼尔巴雅”公交车轮奸案的警方调查过程。该案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并推动了性侵相关法律的改革。第二季则将焦点转向了臭名昭著的“内裤帮”(Chaddi Baniyan)的罪行。
尽管案件各不相同,但该系列的核心始终未变:瓦尔蒂卡·查图尔维迪(Vartika Chaturvedi)这一角色。作为她的代表性角色,谢法利·沙(Shefali Shah)在第三季中回归,但这一次的晋升改变了一切。她不再是DCP(警察局副局长),而是DIG(警察局副总监)瓦尔蒂卡·查图尔维迪,这位“长官女士”正处于一场更大风暴的中心。
《德里罪案》的DNA在第一季中就已牢固确立,该项目源于对案件材料长达六年的研究。据原创者里奇·梅塔(Richie Mehta)称,其目的不是“展现邪恶”,而是关注“事件的后果以及处理后果的人们”。该剧试图“将往往资金不足、工作超负荷的警察部队人性化”,并“提供背景、宣泄途径,开启一场艰难的对话”。这便是该剧的承诺:它不提供华丽的飙车或枪战,而是审视“人性的韧性”以及那些必须维护正义的“警官所承受的情感冲击”。
第三季似乎准备在这一承诺上加倍下注。
核心团队重返战场
《德里罪案》的情感核心不仅在于案件本身,还在于瓦尔蒂卡召集的这支值得信赖的团队。新罪案带来的混乱,被她核心圈子的延续性所平衡,第三季将带回这支核心队伍。除了谢法利·沙,观众还将看到该剧的支柱人物回归:饰演尼蒂·辛格(Neeti Singh)的拉西卡·杜加尔(Rasika Dugal)和饰演布彭德拉·辛格(Bhupendra Singh)督察的拉杰什·泰朗(Rajesh Tailang)。贾娅·巴塔查里亚(Jaya Bhattacharya)和阿努拉格·阿罗拉(Anurag Arora)等常驻演员的回归,使警察局的世界观更加稳固。
但如此规模的调查需要更庞大的团队。新一季还将引入几位参与调查的新面孔,包括萨亚尼·古普塔(Sayani Gupta)、米塔·瓦希施特(Mita Vashisht)、安舒曼·普什卡尔(Anshumaan Pushkar)和凯利·多吉(Kelly Dorji),这预示着案件范围的扩大。
剧集的核心主题——素材的情感冲击力,似乎无论在戏里戏外都是现实。在最近的采访中,包括沙、杜加尔和新加入的胡玛·库雷希(Huma Qureshi)在内的主要演员都谈到了制作过程的疲惫。他们倡导行业内建立“非剥削性”的工作环境。沙尤其坦率地谈到了扮演瓦尔蒂卡所付出的代价,她解释说,这么多年后,她现在可以说:“我需要回家了。”她解释了这个角色的消耗性:“我每天早上都必须拿出最佳状态……在这样的剧集中,你必须倾尽所有,它会耗尽你。”这种坦诚凸显了该剧素材的沉重;“情感冲击”不仅仅是剧本上的注释,更是演员们栖身于这个世界所付出的真实的人力成本。
新案件:跨越德里边界
如果说第一季是局限于一座城市的幽闭式调查,那么第三季则打破了边界。预告片中揭示的本季官方口号设定了格局:“超越理性,跨越边界。一桩将突破所有界限的案件。”
本季的核心犯罪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的人口贩卖网络”。这并非一次局部行动。叙事将瓦尔蒂卡带离了她惯常的德里管辖区,让她陷入了一个全国性的网络。调查“超越了首都范围”,追踪的线索“从德里延伸至阿萨姆邦和罗塔克”。宣传材料描述了一个可怕的系统,“在那里,人像商品一样被转移,身份被抹去,生命被交易”。
这个网络的受害者是“年轻女性和儿童”。调查发现了“年轻女性在工作承诺下失踪、被迫结婚,以及儿童和妇女被用作奴隶”的犯罪模式。
这标志着该剧叙事的重大演变。第一季是一次“被动”调查:一件可怕的罪行发生了,瓦尔蒂卡和她的团队受命与时间赛跑,寻找罪魁祸首。相比之下,第三季则被塑造成对一个庞大阴谋的“主动”调查。官方简介描述瓦尔蒂卡“将这些失踪事件之间的线索联系起来”。她不仅仅是在侦破一个孤立的事件;她正在揭露一个隐藏的“犯罪帝国”,一个“靠恐惧、利益和沉默滋养的系统”。这一转变使该剧从一部地方警匪剧转变为一部格局宏大的阴谋惊悚片。
新型对手:“大姐大”(Badi Didi)的崛起
第一季让瓦尔蒂卡面对的是匿名的暴行和系统性的失灵。第三季则赋予了这种黑暗一个名字和一张面孔。胡玛·库雷希(Huma Qureshi)加入了演员阵容,但并非作为警队的一员。她扮演本季的主要反派:“大姐大”(Badi Didi)。
多方引用的官方简介用一种可感知的恐惧来描述她。她是“犯罪帝国难以捉摸的构建者”,一个“在各个城市间被低声耳语的名字”。她“冷酷无情、无影无踪,且总是领先一步”。
库雷希本人也强调了这个角色的特性。在预告片发布会上,她这样描述这个角色:“我认为这可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黑暗、最令人反感的角色,我是以最好的方式在说这句话。”
这一转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冲突个人化了。官方简介明确将其定位为“两位拒绝失败的女性之间的心理对抗”。这不再仅仅是“瓦尔蒂卡对抗体制”;现在是“瓦尔蒂卡对抗大姐大”。一场激烈的猫鼠游戏即将上演,对阵双方是两位强大的女性掌权者,一位致力于维护法律,另一位则在阴影中操纵着一个帝国。
现实的种子:震惊全国的案件
《德里罪案》延续了其从现实生活事件中汲取叙事素材的传统。据报道,第三季复杂的贩卖人口案件是由一个令人心碎的发现触发的:“一名被遗弃婴儿的发现”。这一情节的灵感来源于2012年令人心碎的“法拉克宝宝”(Baby Falak)真实案件,这一事件震惊了全国。
这起真实案件的事实,正是构成《德里罪案》DNA的原始素材。2012年1月18日,一名15岁的少女带着一名两岁女婴(后来被称为法拉克)来到德里的AIIMS创伤中心。医生们被吓坏了。女婴入院时“头骨骨折、手臂骨折、全身布满人类咬痕”,并且“脸颊……被热铁烙伤”。后来得知,她的头曾被“撞向墙壁”。那名少女关于孩子从床上掉下来的说辞,立刻被推翻了。
警方调查揭开的是一出贩卖人口的悲剧。法拉克的母亲穆尼(Munni)被人口贩子“诱骗进入了第二次婚姻”。她的三个孩子被迫与她分离,“被分散”并“从一个成年人转手到另一个成年人手中”。法拉克最终落入那名少女(据报道是一名14岁的性工作者)之手,后者因无力照顾而虐待她。尽管法拉克曾短暂奇迹般地康复,吸引了全国的目光,但她最终在2012年3月15日因心脏骤停而死亡。
这个案例完美地诠释了《德里罪案》为何存在。法拉克所受的虐待并非孤立事件;它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和系统性失灵的症状。它揭露了那些肆无忌惮运作的人口贩卖网络。如果说第一季利用一桩案件来审视厌女症和不平等,那么第三季则以法拉克案为切入点,调查那个导致联合国一份报告将印度列为“对女童而言最危险的地方”的系统。当时关于法拉克案的一则新闻标题总结道:“谁杀死了法拉克宝宝?是这个系统……它漠不关心。”现在,瓦尔蒂卡·查图尔维迪将调查的正是这个系统。
调查结构:镜头之后
第三季在镜头后也有一些重大变化。虽然里奇·梅塔创作了该剧并执导了第一季,但执导了第二季的塔努杰·乔普拉(Tanuj Chopra)现在接任了第三季的剧集主管和导演。本季的剧本是团队合作的结晶,团队成员包括乔普拉、马扬克·特瓦里(Mayank Tewari)、阿努·辛格·乔杜里(Anu Singh Choudhary)、舒布拉·斯瓦鲁普(Shubhra Swarup)、阿普瓦·巴克希(Apoorva Bakshi)和迈克尔·霍根(Michael Hogan)。
一个值得注意的制作进展是其明星主演的更深度参与。在第三季中,谢法利·沙不仅是领衔主演,还担任了执行制片人,这表明她在塑造剧集叙事和她的角色方面有了更深的参与。
本季的结构也暗示了其节奏。第三季将由七集组成。这是对第一季(七集)模式的回归,也比第二季(五集)有所扩展。这一回归更长季播的决定,表明了主创有意回归第一季的叙事深度和严谨节奏。一个全国性的人口贩卖阴谋案件,需要七集模式所能提供的叙事空间,它融合了第一季的规模感和乔普拉在第二季中确立的导演风格。预计所有七集将一次性放出,让观众能够完全不间断地沉浸其中。
DIG瓦尔蒂卡·查图尔维迪和她的团队回归,揭开一个遍布全国的黑暗网络,面对这起有望将他们推向所有道德和职业极限的案件。
《德里罪案》第三季将于11月13日在Netflix上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