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热带启示录》:悬崖边缘的民主,警示世界的钟声

2025-07-14 03:56
《热带启示录》— Netflix
《热带启示录》— Netflix

一位拒绝承认选举结果、指控选举舞弊、并将媒体称为“假新闻”的总统,煽动愤怒的暴民冲击国会。这一幕虽然美国观众并不陌生,但却是奥斯卡提名导演、巴西电影人佩特拉·科斯塔(Petra Costa)最新纪录片的主题。影片聚焦于极右翼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动荡的崛起与衰落。这部名为《热带启示录》的电影,是科斯塔前作《民主的边缘》的主题延续,后者剖析了导致博索ナ罗上台的政治危机。这部新纪录片认为,要理解巴西的近代史,必须超越政治人物本身,审视一股更深层、更强大的力量:福音派基督教作为政治力量的迅猛崛起。影片呈现了一个民主与神权界限变得危险模糊的国家,将巴西的故事描绘成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案例研究,并向其他面临全球右翼民粹主义浪潮的民主国家发出了紧急警报。它以巴西的经验为蓝本,对一种特定的民主衰退模式进行了剖析——这种模式始于一场侵蚀公众对世俗机构信任的政治危机,由此产生的精神真空被威胁国家本身的绝对主义宗教意识形态所迅速填补。

热带启示录
热带启示录

王座背后的权力:造王者与他的容器

在叙事选择上,影片刻意将雅伊尔·博索纳罗本人边缘化。虽然他的身影无处不在,但影片更多地将他描绘成一个容器而非主谋:一个魅力十足但思想空洞的傀儡,其言论由其核心圈子提供。这场政治大戏的真正主角是西拉斯·马拉法亚(Silas Malafaia),一位富有、有影响力且善于自我推销的五旬节派电视布道家。影片获得了对马拉法亚长达数年的非凡采访权,将他呈现为“造王者”——一个他欣然接受的头衔。他是幕后操纵者,是王座背后的思想引擎。马拉法亚利用其庞大的媒体平台作为讲坛,将巴西政治描绘成一场关乎存亡的文化战争,一场传统家庭价值观与“撒旦式”左翼议程(如同性婚姻、堕胎权和女权主义)之间的圣战。影片揭示了他对“统辖神学”(dominion theology)的信奉,即基督徒有责任掌控社会“七大影响力山头”——家庭、宗教、教育、媒体、艺术、商业和政府。这种动态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政治模式:造王者提供神学依据和基层网络,而政治领袖则提供民粹主义的号召力。作为容器的政治领袖,其思想上的空洞并非缺陷,而是一种特质,这使他能成为一块白板,让运动的议程投射其上,其追随者的忠诚并非针对政策,而是针对其被感知的神圣授权。

地壳构造式的转变:描绘政治信仰的崛起

纪录片将其论点建立在巴西社会的一场“地壳构造式转变”之上:在四十年间,福音派人口从仅占5%爆炸性增长至超过30%,这是现代史上最迅速的宗教变革之一。影片追溯了这一运动的起源至冷战时期,指出如今主导巴西政治的右翼福音派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舶来品。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当进步的、积极参与社会的“解放神学”在拉丁美洲天主教会中获得发展时,美国的政治利益集团将其视为共产主义威胁。作为回应,华盛顿将支持输送给像葛培理(Billy Graham)这样的美国福音派传教士,他们的大规模反共集会得到了巴西军事独裁政权的宣传和转播。这种干预帮助培养了一种与保守、威权政治内在一致的基督教形式。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这一运动通过向被国家忽视的社区提供社会服务和精神指导而不断壮大。最终,这个庞大而有组织的群体被动员成一个决定性的政治集团,使得右翼候选人若不首先争取福音派的选票,几乎不可能赢得全国性选举。影片因此将这场危机重新定义为:并非一场突如其来的精神觉醒,而是一项地缘政治策略的成功结果,一项因外交政策原因播下的意识形态,最终成熟为一股足以掌控国家的力量。

揭开启示录的面纱

影片的标题《热带启示录》具有双重含义。它不仅指《启示录》中世界末日的灾难性景象,也指“apocalypse”一词的希腊语原意:“揭示”或“揭开面纱”。这部纪录片试图揭开巴西危机的面纱,展现其民主结构的脆弱性。科斯塔采用了一种诗意的、散文式的叙事风格,通过自己的画外音,反思她在一个世俗化环境中成长的经历,同时努力理解她所记录的宗教狂热。影片的章节结构带有圣经的寓意,其视觉画面将集会的宏大无人机镜头、政治机器内部的粗糙手持拍摄画面以及档案片段交织在一起。一个强有力的反复出现的主题是使用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和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等艺术家描绘末日景象的画作特写,将当代的政治戏剧与永恒的审判和圣战神学框架在视觉上联系起来。这种美学选择强调了一个核心论点:末世论神学已被重新用作政治工具。影片揭示了一种由马拉法亚等人所宣扬的末世论,在这种观念中,世间的混乱并非需要避免的悲剧,而是可能加速基督第二次降临的催化剂,从而创造了一个不致力于解决危机,甚至可能加速危机的政治运动。

从病毒瘟疫到政治叛乱

纪录片中关于新冠疫情的章节,是这一世界观在实践中的一个鲜明案例。它展示了博索纳罗政府并非用科学,而是用祈祷来应对这场公共卫生灾难。巴西惊人的死亡人数(全球最高之一)被描述为带着“旧约式的愤怒”不断攀升,而总统却耸耸肩说:“我们总有一天都会死。” 影片暗示,这种巨大的损失只会让绝望的民众更加渴望相信一位救世主式的领袖。叙事在描绘冲击巴西联邦政府大楼的场景时达到高潮。令人不安的特写镜头捕捉到暴力暴民在亵渎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府,其场面与美国的“1月6日国会山骚乱”有着刻意的相似之处。这场骚乱被呈现为博索纳罗拒绝承认败选和马拉法亚呼吁军事干预的直接后果。在这种框架下,摧毁民主制度并非虚无主义,而被重新定义为一种净化的行为。当一个政治运动相信尘世的毁灭是神圣未来的先决条件时,暴力就成了合法的工具,而妥协则变得不可能。

未完的篇章

尽管《热带启示录》记录了博索纳罗总统任期的终结,但它提供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他的选举失利并非故事的结局。那个将他推上权力宝座的强大、有组织且根深蒂固的福音派政治运动,仍然是巴西政治版图中一个永久性的组成部分。纪录片的最后警告是,那些模糊了政教界限的力量并未退去,巴西年轻的世俗民主仍然岌岌可危。这部由Busca Vida Filmes和Plan B Entertainment等公司制作的影片,于今日在Netflix全球首映。

发表回复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