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man
Octoberman

Octoberman《Chutes》:在不完美与时间里找到从容的优雅

以“现场一轨”录入磁带,这支加拿大独立民谣乐队的第七张专辑将模拟质感的微瑕视作叙事的一部分,书写哀伤、记忆与静水深流的韧性。

Octoberman携新作 Chutes 回归。由 Ishmalia Records 发行的这张专辑凝练而温暖,把呼吸、磁带底噪与房间回响当作音乐结构的承重元素。制片人 Jarrett Bartlett 与主唱兼吉他手 Marc Morrissette 坚持“存在感重于打磨”的录音理念:主体段落在渥太华 Little Bullhorn Studios 以两英寸磁带现场收音完成——没有节拍器、没有屏幕——随后仅在安大略各地的家庭工作室做了最少量叠录。由此呈现的是“人的尺度”的表演:细微的自由伸缩、钹声的尾韵、以及 Morrissette 嗓音的颗粒感,都化作叙事坐标。

在写作上,Chutes 交织出两条互补的线索。一条回望从旧硬盘中打捞的第三人称小景——如同被谱入旋律的“微型短篇”,敏锐捕捉举止与气象;另一条更为自白,在至亲离世的长回波中写就,凝视恐惧、温情与韧性如何沉降进日常。双重视角让记忆既可远观,也能被身体直觉地感知。歌曲回避情绪渲染,以克制而坦率的语气推进,并相信听者会主动把点连成线。

Octoberman’s ‘Chutes’
Octoberman’s ‘Chutes’

乐队阵容——Morrissette(吉他/人声/合成器)、Marshall Bureau(鼓/颤音琴)、Tavo Diez de Bonilla(贝斯/和声)、J.J. Ipsen(吉他)、Annelise Noronha(手风琴/班卓/吉他/和声)——依靠“录音室现场”的化学反应,把互动置于装饰之上。颤音琴的薄纱与手风琴的持续音拓展了声域,却不拥堵编配;班卓更像一种纹理,而非风格标签——一缕富于打击感的线,把多把吉他缝合起来。Bartlett 的工程选择保留边缘的粗粝:瞬态有空间绽放,贝斯带着木质般的共鸣;混音抗拒“极限响度”的诱惑,换取充足的动态余地。

Octoberman 的漫长轨迹常引来对照——比如 Sparklehorse 的诗性明暗、Stephen Malkmus 的松弛旋律感、以及更“向阳”的 Elliott Smith 所带来的明亮忧思。Chutes 认同这些亲缘,同时又无误地发声为 Octoberman 自有的语汇:像对话般的旋律骑在清亮的吉他之上;那些一旦抵达便显得理所当然的和声转折;悄然入耳却久驻不去的副歌。它信赖重复与比例,以持久耐听取代瞬间炫技。

对这支以“沉积”而非“转向”累积口碑的乐队而言,语境同样重要。Octoberman 的作品曾出现在电视节目中,也与 Julie Doiron、Mount Eerie、Owen Pallett 同台演出;然而 Chutes 更像一份方法论声明,而非履历表上的又一行。它的克制出于选择:写给多年回放的歌曲,在低音量下显出细节,于不过度拔高的前提下准确抵达当下。连曲序也强化了这种伦理——让叙事线索浮沉往复,而不依赖生硬的类型标签或录音室技巧。

发行与演出信息:专辑于8月27日发行;10月3日,多伦多 Cameron House;10月10日,渥太华 Red Bird。

发表回复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