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讽刺喜剧《1670》第二季现已在网飞(Netflix)上线,继续讲述波兰-立陶宛联邦时期贵族家庭阿达姆切夫斯基的故事。剧集回到虚构的阿达姆奇哈村,家主扬·帕维乌·阿达姆切夫斯基,一位小贵族(szlachcic),仍在不懈地追求他那堂吉诃德式的梦想——成为波兰历史上最著名的“扬·帕维乌”。第一季以其伪纪录片式的历史闹剧风格,确立了该剧独特的类型定位,并获得了广泛好评,尤其是在波兰国内。其成功归功于其精妙的智慧、强大的演员阵容,以及一种非传统的叙事手法——将17世纪的背景作为载体,对历史上的波兰贵族和当代社会的荒诞性进行双重批判。该剧通过冷面幽默、刻意的时代错乱以及高水准的制作价值脱颖而出,创造了一部既有鲜明文化特色又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共鸣的喜剧。
第二季的叙事轨迹
新一季直接建立在前作未解的叙事线索之上,深化了阿达姆切夫斯基家族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作为喜剧和戏剧核心驱动力的家庭动态,在新的压力下继续演变。表面虔诚的女主人索菲亚·阿达姆切夫斯卡与曾是她儿子未婚妻的罗莎莉亚之间的秘密恋情在暗中进一步发展,探讨了在僵化社会框架下被禁止的欲望和道德伪善等主题。与此同时,思想进步的女儿安妮拉与立陶宛农民马切伊之间打破社会常规的恋情也进入了新阶段。他们的关系在第一季结尾时因一个吻而达到高潮(此前马切伊放弃了逃离村庄的计划),并继续挑战着那个时代不可动摇的阶级结构。而小儿子,神父雅各布,仍然是犬儒式野心的中心人物,他继续策划阴谋,操纵不断发酵的丑闻,以谋取家族财富,实现个人私利。他的角色弧线持续地对教士的机会主义进行讽刺性评论。剧情还交代了长子斯坦尼斯瓦夫的去向,他在订婚失败后出逃,为未来的故事发展留下了伏笔。第二季最关键的叙事催化剂是一位权贵之子的到来。这个角色的引入标志着该剧核心冲突的一次刻意的结构性升级。第一季的主要外部张力是扬·帕维乌与邻居安杰伊之间的横向竞争——当扬·帕维乌买下安杰伊那半个村庄后,这一冲突得以解决——而新角色则引入了纵向冲突。这将阿达姆切夫斯基家族置于一个社会地位远高于他们的角色的对立面,形成了一种扬·帕维乌惯用的那些小伎俩无法撼动的权力动态。这一叙事转变迫使角色们直面他们在联邦更广泛的权力结构中的相对渺小,从而将讽刺从对个人愚行的批判深化到对系统性社会等级制度的批判。

制作规模与新视野
第二季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制作规模和地理范围的扩大。虽然阿达姆奇哈村依然是叙事的中心,但故事线如今已跨越既定边界,延伸至异国他乡。新一季的制作包括在克罗地亚的维尔岛进行拍摄,该岛在剧中充当奥斯曼帝国的沿海地区。在剧集的讽刺框架下,该地区被描绘成17世纪一个热门的旅游胜地。这种扩展不仅仅是为了视觉多样性而进行的表面改变,更是一种重要的主题手段。通过将部分叙事转移到国外,该剧得以将其讽刺的镜头从波兰村庄的微观世界转向17世纪地缘政治和文化刻板印象的宏观世界。场景的转换为探讨波兰的排外情绪、民族认同以及角色们在面对陌生文化时所表现出的狭隘世界观提供了新的画布。然而,阿达姆奇哈村的主要拍摄地仍然是科尔布索瓦民俗文化露天博物馆,它为第一季的美学风格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高度真实的建筑和氛围背景。
原班人马与创作愿景
主要演员阵容和核心创作团队的悉数回归,保证了表演和创作方向的延续性。第一季的全体演员再次出演各自的角色,确保了核心人物形象的一致性。巴特沃米耶·托帕回归饰演族长扬·帕维乌·阿达姆切夫斯基,卡塔日娜·赫尔曼饰演他的妻子索菲亚。玛蒂娜·贝奇科夫斯卡继续扮演思想进步的女儿安妮拉,米哈乌·西科尔斯基则再次出演诡计多端的神父雅各布。演员阵容还包括饰演农民马切伊的基里尔·皮特鲁楚克和饰演索菲亚兄弟、骠骑兵博格丹的多布罗米尔·迪梅茨基。负责该剧独特基调和美学风格的关键创作人员也已回归。本季由雅各布·鲁日沃编剧,马切伊·布赫瓦尔德和科迪安·孔杰拉执导。尼斯·克罗内再次担任摄影指导,这一职位对该剧独特的视觉形象至关重要。制作再次由Akson Studio负责,制片人伊沃·克兰科夫斯基和扬·克维钦斯基监督整个项目。这种台前幕后的延续性确保了第二季能够建立在第一季已确立的艺术愿景之上。
主题与风格框架
该剧继续在伪纪录片的类型惯例内运作,这是一种利用纪录片拍摄手法达到讽刺效果的形式。一个主要的叙事手段是角色直接对镜头说话,即“打破第四面墙”,这让角色能够就事件发表他们未经修饰且往往带有严重偏见的看法。然而,《1670》的视觉风格刻意超越了典型的伪纪录片美学。虽然最初的构想更倾向于传统的、观察性的风格,采用反应式手持摄像机拍摄,但创作团队最终发展出一种更主观、更具电影感的视觉语言。最终呈现的摄影风格更接近一部史诗级历史电影,其特点是精心构图的镜头和丰富的视觉质感,但又增加了一个风格层次——角色可以随时与观众对话。这种混合方法使得角色看向镜头的行为不再是承认摄制组的存在,而是角色们为了向观众倾诉、密谋或寻求支持而做出的刻意叙事选择。这一独特的视觉策略是该剧讽刺机制的核心。通过将贵族(szlachta)那些渺小、荒谬且常常无能的行为置于史诗历史片的宏大叙事语言框架下,摄影创造出一种持续的讽刺性张力。视觉风格肯定了角色们膨胀的自我认知,赋予他们一种虚假的历史重要性感,而叙事和对话则同时在削弱这种宏伟,揭露他们深刻的伪善。该剧还保持了其双层讽刺的焦点。一方面,它专门针对波兰贵族(szlachta)的历史现实——这是一个成员在原则上人人平等的、规模独特且强大的贵族阶级。剧中嘲讽了他们的政治特权、在模仿“自由否决权”(liberum veto)中所见的立法阻挠能力,以及他们根深蒂固的虚荣心——这些特质在历史上导致了联邦的衰落。另一方面,通过广泛使用时代错乱的手法,该剧巧妙地评论了当代波兰社会和普遍的人类弱点。涉及安妮拉的气候行动主义或扬·帕维乌对“滴漏经济学”的信仰等现代概念的次要情节,都明确地隐喻了当前的社会和政治辩论。
结语与首播详情
《1670》第二季是对其备受赞誉的前作在叙事、主题和风格基础上的一次审慎而雄心勃勃的扩展。它延续了构成其戏剧核心的错综复杂的家族传奇,同时通过引入来自更高社会阶层的外部压力和更广阔的地理世界,显著提升了叙事的风险。《1670》第二季共八集,已于2025年9月17日在网飞全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