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英国乡村,坐落着一所名为斯坦顿·伍德的少年管教所,它代表着行为问题青年们的最后机会。这所机构的负责人是史蒂夫,一位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的校长。
由基里安·墨菲饰演的史蒂夫,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不是以一位教育英雄的形象出现,而是一个濒临崩溃的个体。当一个纪录片团队请他用三个词来形容自己时,他的回答言简意赅:“非常,非常累。” 这句疲惫的自白,为一部完全在混乱的一天中展开的紧张戏剧拉开了序幕。
《史蒂夫校长》的叙事聚焦于困扰其主角的双重危机。一方面,他面临着一场绝望的外部斗争,试图在因财务问题和制度支持缺乏而迫在眉睫的关闭危机中,挽救斯坦顿·伍德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他在与自己日益恶化的精神健康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内部战争,这场斗争随时可能将他拖入他试图拯救学生们逃离的同一深渊。影片让观众沉浸在这决定性一天的旋涡中,探索被体制边缘化的年轻人以及那位发誓要保护他们的男人双方的脆弱性。
为斯坦顿·伍德而战
《史蒂夫校长》的核心情节围绕着两位内心挣扎相互映照的角色——史蒂夫和一名叫“害羞”的学生——的平行轨迹展开。斯坦顿·伍德不是一所传统学校;它是一个收容面临复杂社会和行为挑战、似乎已被世界遗忘的年轻人的最后收容所。
故事情节在可能被永久关闭的巨大压力下展开,迫使史蒂夫在一个情感和官僚主义的雷区中穿行。他的个人挣扎表现为对酒精或毒品的依赖,这是一种生存机制,却让他和自己所负责的男孩们一样脆弱不堪。
在这样的背景下,“害羞”(由杰伊·莱库戈饰演)出现了,他是一个在动荡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之间挣扎的问题少年,与暴力和自我毁灭的冲动搏斗。与家人隔绝,被同学欺凌,“害羞”体现了弥漫在整个机构中的绝望。两位角色之间的动态关系凸显了影片的核心张力。为了尝试建立联系,史蒂夫向他保证:“因为你并不孤单,害羞。” 而年轻人的回答则是一句直接的质问,让这位教育者无言以对:“那你呢,史蒂夫?我们来谈谈你吧。” 这段对话揭示了监护人与被监护者之间的界限已经危险地变得模糊。
斯坦顿·伍德本已脆弱的稳定,因一个旨在拍摄学校纪录片的摄制组的到来而彻底被打破。他们的存在远非被动的观察者,而是成为了混乱的催化剂。那个时代笨重的摄像机(这也为影片设定在90年代提供了理由)成为一种侵入性元素,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并怂恿他们在镜头前表演。这次“入侵”有可能将该中心的裂痕暴露给纳税人,给内部压力增加了一层公众监督。摄制组不仅记录故事,他们还改变并加速了故事的进程,将角色的内部压力外化,并促使了危机的爆发。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影片以原始而敏感的方式探讨了校园霸凌、暴力、制度支持缺失和青少年自杀等主题。

从纸上到银幕:《害羞》的蜕变
《史蒂夫校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作家马克斯·波特出版的备受赞誉的中篇小说《害羞》。然而,这部电影并非一次字面上的改编,而是对原作的有意识的重塑。该项目最重要和最具决定性的改变在于叙事视角的根本性转变。
波特的小说完全以第一人称写成,让读者沉浸在青少年“害羞”的意识流和主观体验中。在电影版本中,制片方决定“彻底扭转故事的视角”,主要从学校校长史蒂夫的角度来讲述故事。这一艺术选择改变了故事的本质。通过将焦点从问题青年转移到处于危机中的监护人,叙事从一个关于青春期焦虑的故事,演变为对教育工作者常常不为人知的心理负担的深刻审视。这部电影不再仅仅是关于“迷失的男孩们”,也是关于试图拯救他们的“迷失”的男人。
基里安·墨菲从一开始就深入地、个人化地参与到这个项目中。作为波特的密友,墨菲在小说出版前就在校样阶段拿到了一份副本,他的反应是发自内心的。“它简直让我心碎,”这位演员宣称,这种情感上的联系成为了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的基石。
创意合作的剖析
《史蒂夫校长》是长期专业关系网络的产物,是一个诞生于其三大创意支柱——基里安·墨菲、导演蒂姆·米兰特斯和作家马克斯·波特——之间的信任和共同愿景的项目。它并非来自制片厂的委托,而是一个精心培育的艺术生态系统的产物。这部电影是墨菲与他的合作伙伴艾伦·莫洛尼共同创立的制片公司“Big Things Films”的第一个正式项目,这表明了他对创意控制的渴望以及对具有个人意义的故事的追求。
墨菲和米兰特斯的关系在之前的合作中得到了锤炼,例如电影《微不足道之事》(Small Things Like These)和剧集《浴血黑帮》(Peaky Blinders)。他们的工作方法是基于相互挑战。“我们试图互相推动。我们喜欢走那些令人恐惧的道路,做出大胆的决定,”米兰特斯说。反过来,米兰特斯与这个故事的联系也是非常个人化的;他形容自己年轻时因阅读障碍而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案例”,并将自己的得救归功于那些拒绝放弃他的老师们。对于这位导演来说,这部电影是写给那些教育工作者的“一封情书”。
与此同时,墨菲与马克斯·波特的合作也超越了这部电影。这个在一个由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组成的封闭圈子内运作的过程,表明了墨菲有意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艺术创作模式的策略。他不再仅仅作为一个“雇佣演员”,而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创意建筑师,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推动那些在传统制片厂体系中可能无法找到位置的项目。
基里安·墨菲:一个破碎的教育者的肖像
基里安·墨菲的表演深入探讨了一个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极具人性”的男人的复杂心理。墨菲塑造的史蒂夫远非任何英雄原型,他是一个充满缺点和矛盾的角色,一个“只是在挣扎”并“试图撑过每一天”的人。
这位演员探索了一个监护人的悖论,即由于自身的脆弱,他或许本不应该负责照顾脆弱的年轻人。“我不知道在照顾好自己之前,你是否能修复他人,”墨菲在谈到他的角色时反思道,这概括了影片的核心困境。史蒂夫是一个将他人需求置于自己之上的男人,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但在他的情况下,这却变成了一条通往自我毁灭的道路。他非常脆弱,以至于根据演员本人的说法,“他可能不应该监督一群脆弱、易受伤害的男孩,因为他自己就非常脆弱和易受伤害。”
这种对角色的看法源于墨菲本人非常深厚的个人联系,他的家族植根于教育界:他的父母是教师,他的祖父是校长,几乎他所有的叔叔阿姨都是教师。塑造这个角色还需要相当大的体力投入,以传达工作给史蒂夫身体带来的损耗,墨菲承认这是一个挑战。
演员阵容与角色
尽管电影以其主角的名字命名,但故事因一个强大的配角阵容而更加丰富,他们为斯坦顿·伍德社区注入了生命。杰伊·莱库戈饰演的“害羞”成为了一股联合主演的力量。他对这位青少年脆弱精神健康的演绎被形容为具有“痛苦而原始的诚实”。
学校的教职员工由一群经验丰富的女演员代表,她们为机构的动态带来了不同的细微差别。翠西·乌尔曼饰演阿曼达,史蒂夫坦率而直接的副手。艾米丽·沃森饰演詹妮,一位有耐心的治疗师或学校辅导员。而更为人熟知的说唱歌手小·希姆兹(Simbi Ajikawo)则饰演索拉,一位面临该中心严酷现实的新教师。
学生演员的选角采用了追求最大真实性的方法,将年轻演员与没有表演经验的新人结合起来。基里安·墨菲描述了这群年轻人在片场如何产生了真实的化学反应,成为一个真正的“团伙”。这种专业才华与新声音的结合,强化了一个旨在与角色脆弱性产生共鸣的故事的原始和真实特质。
《史蒂夫校长》将于10月3日在NNetflix平台全球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