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25 Newbury画廊即将呈现美国艺术家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的个展“月亮注视着地球”(The Moon Watches the Earth),展出其新作与历史代表作品。这是史密斯六年来在纽约市举办的首次个展。展览由阿尼·格里姆彻(Arne Glimcher)与艺术家本人密切合作策划,将艺术家近年的创作与横跨其三十五年艺术生涯的作品置于同一空间对话。展览的核心主题围绕着瞬息万变、以及作为肉身存在的脆弱与喜悦。
本次展览将首次亮相艺术家近年创作的一系列全新青铜雕塑、绘画及版画作品。其中包括一组新的青铜鸟类浮雕。在部分作品中,史密斯摒弃了她常用的铜锈饰面,转而使用未经修饰的原始金属。这种处理方式使得铸造过程中留下的所有痕迹都清晰可见,如同伤口一般。这批新铜雕将与一件宽达12英尺(约3.6米)的巨幅水墨水彩木刻版画《木月》(Wooden Moon)(2022)以及一组绘于轻薄蝉翼丝纸上的新鸟类绘画并置展出。
与这批新作形成对话的是艺术家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创作的重要历史作品。展览的核心亮点之一是一件大型的场域特定装置,该装置已有30逾年未在美国展出。这件作品创作于艾滋病危机期间,由悬挂在画廊天花板上的纸塑人像组成。大面积的红色单色画纸背景板改变了整个空间的色调,与“那些苍白的人像”形成鲜明对比,其“壳状的形态如同悬浮在空间中的身体信封”。据悉,该作品指涉了圣托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关于物质与形式分离的观念。这件装置将与艺术家早期的纸本及青铜作品一同展出,包括雕塑《无题(肉臂)》(Untitled (Meat Arm))(1992)。
展览还将展出数件运用不同版画媒介创作的作品。版画制作被视为史密斯艺术实践的核心。评论指出,版画与铸造的技术过程如出一辙,二者均是“转印”的手段。在创作铸造作品时,史密斯从绘画开始,在粘土表面刻上图案标记,随后用蜡覆盖整个粘土表面,从而创造出绘画的铸模。自1980年代以来,史密斯从民间传说、神话、历史和自然世界中汲取灵感。尽管她广泛尝试了各种材料,但绘画始终是其艺术实践的核心。
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1954年生于德国纽伦堡)以其探索身体与自然世界的多学科艺术实践而闻名。她的作品探讨了死亡、重生、性别以及灵性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史密斯已在全球举办了众多个人展览,包括超过二十五场博物馆个展,其作品曾五次参展威尼斯双年展。她还完成了多项永久性公共装置作品,包括埃尔德里奇街博物馆(Museum at Eldridge Street)的“玫瑰窗”(Rose Window)(2010)、大中央车站麦迪逊大厅(Grand Central Madison)的五幅马赛克作品(2022)以及德国弗赖辛的“圣母幔帐礼拜堂”(Chapel of Mary’s Mantle)(2023)。
史密斯自1994年起由佩斯画廊(Pace Gallery)代理。本次展览亦是为了颂扬艺术家与策展人阿尼·格里姆彻之间近四十载的友谊。格里姆彻是佩斯画廊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他于2022年创立了125 Newbury画廊这一项目空间。该空间在佩斯画廊的支持下运营,秉承格里姆彻六十年的策展经验,所举办的展览通常聚焦于艺术家实践中的某一特定方面或特定时期。
“奇奇·史密斯:月亮注视着地球”将于2025年11月7日至2026年1月10日在纽约百老汇395号的125 Newbury画廊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