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特圣艾夫斯美术馆即将举办立陶宛裔艺术家兼电影导演埃米莉亚·斯卡努利特(Emilija Škarnulytė)的作品展。本次展览将全面回顾斯卡努利特的艺术实践,她将纪录片手法与思辨性叙事相融合,探索深层时间、不可见的权力结构以及神话与科技之间的碰撞。
斯卡努利特的作品常常从一位“未来考古学家”的视角出发,细致探寻人类世(Anthropocene)的遗迹。她的影像及装置艺术使观者得以进入那些通常无法触及的场所,如冷战时期的军事基地、已停用的核电站以及深海数据存储设施。这些地点被呈现为人类文明的遗物——一个技术进步带来了环境破坏与人类牺牲等遗产的文明。在这些探索中,艺术家本人有时会化身为一个神话中的混合生物(半人半鸟的塞壬与怪兽奇美拉的结合体),游弋于这些充满深刻意味的空间之中。
本次展览还将展出连接个人经历与地缘政治的作品。在影片《阿尔多纳》(Aldona,2013年)中,斯卡努利特记录了她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失明的祖母。影片跟随祖母在立陶宛一处废弃的苏联时代雕塑公园中触摸雕塑,追溯充满争议的过去。这部作品将艺术家更宏大的主题关怀置于一个亲密而家庭化的语境之中。
另一件重要作品《Æqualia》(2023年)则体现了她对生态批判和神话创造的投入。作为近期三部曲的一部分,这部影片将艺术家描绘成一个在亚马逊流域游弋的后人类存在。通过在自然奇观与工业开采并存的索利蒙伊斯河与内格罗河交汇处进行拍摄,斯卡努利特在唤起神话、时间与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资本对该地区生态的破坏力。
此外,展览还将呈现艺术家在圣艾夫斯的波斯米尔工作室(Porthmeor Studios)驻留期间创作的16毫米胶片新作《特尔斯达》(Telstar,2025年)。为了创作这部作品,斯卡努利特考察了康沃尔郡的多个地点,从新石器时代的立石和石棚,到古恩希利卫星地面站。影片将古代史与太空时代的技术乐观主义并置,在单一的地理区域内压缩了广阔的时间跨度。
泰特圣艾夫斯的展陈将被设计成一系列大型沉浸式环境。建筑结构将被用来提供观看影像的多种视角,并辅以玻璃雕塑和灯箱。本次展览由泰特圣艾夫斯馆长安妮·巴洛(Anne Barlow)与助理策展人达拉·麦克埃利戈特(Dara McElligott)共同策划。展期预定为2025年12月6日至2026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