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利斯特视觉艺术中心将举办美国艺术家在新英格兰的首次个展

American Artist, The Monophobic Response (film), 2024 (still). Two-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Courtesy the artist; Commonwealth and Council, Los Angeles; and LABOR, Mexico City
Lisbeth Thalberg
利斯贝特-塔尔贝格 (Lisbeth Thalberg)
记者兼艺术家(摄影师)。MCM 艺术版编辑。联系
11 阅读时间

麻省理工学院(MIT)利斯特视觉艺术中心将呈现美国艺术家(American Artist)在新英格兰地区的首次个展“American Artist: To Acorn”。本次展览精选了艺术家多年期项目“上帝的塑造者”(Shaper of God)中的部分作品,该项目聚焦于作家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Octavia E. Butler)的生平与创作。

美国艺术家的跨学科实践深入探究了技术、种族与知识生产的交叉领域。自合法更改姓名以来,艺术家一直致力于审视种族资本主义下主体建构的边界与裂隙。其过往作品曾探讨了计算史中作为潜台词的“反黑人性”主题(如作品《黑色粘稠宇宙》),以及监视的主题(如作品《2015》和将古根海姆博物馆圆形大厅改造为全景敞视监狱的《安全剧场》)。

当前的系列作品从奥克타维娅·巴特勒的思辨科幻小说“地球之种”(Earthseed)系列——《播种者寓言》和《才能寓言》——中汲取灵感。这些故事以一个反乌托邦的美国为背景,追随主角劳伦·奥雅·奥拉米纳在社会与环境崩溃中创立“地球之种”信仰体系的历程,该体系是生存与社群的框架。艺术家与巴特勒有着传记上的联系,他们都曾就读于加利福니아 주 패서디나의同一所高中。这种地理与个人的交集为该项目提供了信息,项目也考察了帕萨迪纳和阿尔塔迪纳地区黑人迁移与社群的历史。

“上帝的塑造者”项目基于在亨廷顿图书馆对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档案的持续研究。展览将包括美国艺术家用石墨绘制的素描,这些素描细致地描摹了巴特勒的笔记、地图及其他文献,并绘制在图书馆要求的粉色档案纸上。这些具有纪实性的作品与对作家生平及创作更具推测性的作品形成了平衡。例如,作品《致橡子》重现了巴特勒时代的一个公交站牌,并将其置于南加州的景观之中。另一件作品《恐同反应》则包含影像与雕塑,重演了阿罗约·塞科峡谷一次历史性的火箭引擎测试,并将其重新想象为“地球之种”社群成员进行的一次虚构测试。表演中使用了一台根据喷气推进实验室档案中的草图制作的早期引擎的功能性复制品。

通过这些作品,美国艺术家不仅将巴特勒视为一位文学人物,更将其视为一位关于生存与关联性的理论家。展览在纪实与虚构之间游走,通过重申巴特勒对历史的研究及其对未来可能性的警示,为审视当下提供了批判性的视角。

正如首席策展人娜塔莉·贝尔所言:“美国艺术家对技术的介入长期以来在严谨的探究与批判之间寻求平衡,以直面反乌토邦的现实。他们在过往的痕迹与想象的可能性之间穿梭,其‘上帝的塑造者’项目正反映了巴特勒本人所倡导的方法。”

“American Artist: To Acorn”由首席策展人娜塔莉·贝尔与策展助理扎克·恩金共同策划。

作家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生于1947年,卒于2006年,于1993年出版《播种者寓言》,1998年出版《才能寓言》。美国艺术家于2013年合法更改姓名;文中提及的作品包括《2015》(2019年)、《黑色粘稠宇宙》(2021年)、《致橡子(1985)》(2022年)、《安全剧场》(2023年)以及重演1936年火箭测试的《恐同反应》(2024年)。展览将于2025年10月24日至2026年3月15日期间对公众开放。

American Artist, To Acorn (1985), 2023. Steel, acrylic, and hardware, 107 x 33 x 33 i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ABOR, Mexico City
American Artist, To Acorn (1985), 2023. Steel, acrylic, and hardware, 107 x 33 x 33 i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ABOR, Mexico City
分享本文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