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麻夫人》登陆Netflix,重塑韩国电影史上备受争议的篇章

《爱麻夫人》
Molly Se-kyung
莫莉-世京(몰리 세경)
Molly Se-kyung 是一名小说家和影视评论...

全新韩国剧集《爱麻夫人》已在全球流媒体平台Netflix上线,这部历史喜剧剧情片深入探讨了韩国现代文化史上最动荡、最矛盾的时期之一。该剧共六集,背景设定在20世纪80年代初韩国电影产业的核心地带——忠武路,围绕一部真实且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电影——1982年的情色片《爱麻夫人》的制作过程,构建了一个虚构的叙事。这部电影在当时引起了票房轰动,并有效开启了情色电影的繁荣期,这一类型也定义了那个年代大部分的流行电影产出。然而,本剧并未将这一历史事件作为传记片的主题,而是以此为催化剂,探索在威权政体下定义电影制作的系统性压力、性别政治和艺术妥协。故事由两位处于职业光谱两端的女性交织的轨迹驱动。由李荷妮饰演的郑熙兰是一位事业正值巅峰、屡获殊荣的顶级女演员,但她正努力重新定义自己的公众形象,并摆脱为她带来名声的类型化角色。与她相对的是由方孝琳饰演的、雄心勃勃的新人申珠爱,她在剧集开始时是一名渴望成为明星的夜总会踢踏舞演员。当熙兰审阅了她认为充满过多且无谓裸露镜头的剧本后,出于职业自我保护的决定性举动,拒绝了《爱麻夫人》的主角角色,核心冲突由此点燃。这次拒绝创造了一个真空,投机的珠爱急切地填补了这一空缺,赢得了角色,并为一场复杂的职业竞争拉开了序幕。这种动态在一个由男性主导、女性自主权不断受到挑战的行业中展开,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该剧的核心主题领域。将该剧归类为喜剧剧情片是其基调和思想策略的关键标志。《爱麻夫人》没有以纯粹的严肃态度来处理其沉重的主题,而是运用喜剧和讽刺元素来剖析那个时代权力结构和社会风气的荒谬之处,将作品定位为一部复杂的批判性评论,而非一部直白的史诗情节剧。

20世纪80年代忠武路的矛盾景观

要完全理解塑造《爱麻夫人》中角色的叙事压力,必须了解20世纪80年代初韩国独特而又充满深刻矛盾的社会政治格局。该剧背景设定在全斗焕总统的独裁军事政权时期,他从1980年到1988年的统治被铭记为韩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一个政治压迫严重、公民自由受限的时代。在电影表现中,这一时期几乎总是以阴郁的视觉色调描绘,以柔和的色彩和沉重的阴影为特征,反映了压抑的民族情绪,正如在《首尔之春》和《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等影片中所见。全斗焕政府为了平息公众异议并转移对其政治活动的注意力,实施了所谓的“3S政策”:即由国家赞助推广银幕(Screen)、性(Sex)和体育(Sports)。尽管关于这项政策的正式立法存在一些历史争议,但该剧将其设定为一种精心计算的政治安抚工具,旨在为大众提供娱乐和分心的渠道。这一策略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积极鼓励情色电影产业。1982年,长达36年的全国宵禁解除,为夜间娱乐创造了新市场,导致了“午夜电影”的兴起,而《爱麻夫人》是其中第一部也是最轰动的成功之作。然而,这种国家认可的对性内容的鼓励,与一个同样强大且矛盾的力量并存:一个严格且常常是任意的国家审查制度。电影制作人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动荡和精神分裂的创作环境中。他们被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去制作性露骨的内容,却同时受到审查员不可预测的反复无常的摆布,审查员可以要求删减或修改,从而有效地剥夺了他们的表达自由。这种根本性的矛盾在《爱麻夫人》中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背景;它充当了叙事的主要引擎。冲击角色的外部压力——从制片人为满足商业期望而无情要求裸露,到导演在粗俗商业主义中创造艺术的愿望,再到演员们与剥削性场景的斗争——都是这种矛盾的国家政策的直接后果。该剧提出,在那个时代,艺术家的个人和职业生活与独裁国家的政治阴谋密不可分,创造了当时更广泛社会紧张局势的一个缩影。

爱麻夫人
爱麻夫人

一部关于竞争与团结的叙事

《爱麻夫人》的戏剧核心在于其两位女性主角之间错综复杂、不断演变的关系,她们的个人和职业旅程成为该剧审视20世纪80年代韩国电影界性别政治的有力镜头。叙事精心描绘了她们的动态如何从尖锐的竞争转变为坚韧而有意义的联盟。郑熙兰的角色弧线是抵抗与重塑。由李荷妮饰演的她,是一位顶级明星,她的职业生涯建立在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女招待电影”之上,这些电影常常以酒吧女郎和妓女为主角,巩固了她作为性感象征的形象。如今,在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她决心超越这一形象,仅凭演技获得认可。她拒绝《爱麻夫人》的主角角色并非出于拘谨,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职业自决,是对进一步被定型和剥削的抗议。然而,这一反抗行为并未给她带来自由。她在合同上受制于影片的制片人,卑鄙且善于操纵的具重浩(秦善圭饰),后者利用他们协议中的一个漏洞,迫使她在她拒绝的影片中扮演一个羞辱性的配角。这迫使她在一个妥协的位置上应对制作过程,最终导致了包括与制片人发生肢体冲突和发出“重浩,我们一起下地狱吧”的挑衅性誓言在内的爆发性对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申珠爱的角色弧线是一部关于野心与幻灭的成长小说。由新人方孝琳饰演的珠爱,是一个充满原始野心的角色,一个将《爱麻夫人》空缺的主角视为千载难逢机会的踢踏舞者。她大胆地宣布自己要成为“下一个郑熙兰”,表明了她取代偶像的愿望。最初,她愿意为成功不择手段,包括服从行业的剥削性要求。然而,随着制作的进行,她的幻想被系统地粉碎。她面临着角色的现实,被迫表演由制片人和审查员决定的“毫无意义的露骨场景”,并亲身体验了行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情绪。她的旅程是痛苦但具有变革性的,引领她从天真的野心走向对她试图征服的体系形成成熟的批判意识。

最初,两位女性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摩擦。熙兰因被排挤而感到不安,并对替代者心怀怨恨,在片场给新人“穿小鞋”。然而,当她们都忍受着当权男性的操纵时,她们共同经历的系统性压迫开始铸就一种不太可能的联系。她们的竞争慢慢让位于一种“温和的团结”。她们开始认识到,她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彼此,而是将她们置于对立面,为了一点权力和尊重而相互争斗的父权体系。这种从对手到盟友的演变,团结一致反抗剥削,构成了该剧的情感和主题核心。这段旅程由代表行业腐败力量的男性角色的行为所衬托。信成影业的首席执行官具重浩是犬儒商业主义的化身。他被描述为一个在忠武路竞争激烈的世界里“为求生存不择手段”的“阴暗制片人”,他将演员视为商品,将艺术视为待售产品。他的陪衬是新手导演郭仁宇(赵贤哲饰)。被形容为“胆怯”、“笨拙”和“缺乏自信”的仁宇,是一位渴望制作一部带有“微妙情色意味”的电影的 aspiring 艺术家,但他发现自己夹在自己的创作愿景和制片人对“无尽胸部”的无情喧嚣之间。他代表了在一个以剥削为导向的体系中努力保持正直的妥协艺术家。该剧采用了一种复杂的叙事结构,其中“片中片”成为对女性自主权的有力元评论。《爱麻夫人》中角色的银幕斗争直接反映了扮演她们的女演员在幕后的战斗。正如一篇分析所指出的,“通过电影制作过程的转化,《爱麻夫人》主角们在银幕上的性欲,变成了扮演她们的女演员们对自主权的渴望。”熙兰反抗表演裸露场景的斗争和珠爱对无谓内容的不适,不仅仅是情节要点;它们是关于在电影和整个社会中控制和物化女性身体的主题论点。此外,该剧在基调分配上做出了颠覆性的结构选择。主要的戏剧性叙事——面对系统性虐待时从竞争到团结的复杂情感旅程——几乎完全由两位女性主角承担。相比之下,男性演员主要负责喜剧元素,这些元素通常源于他们的粗俗以及指导和拍摄情色场景时极度尴尬的喜剧效果。通过将男性权威人物作为讽刺的主要对象,将女性人物作为严肃、引人入胜的戏剧主体,该剧巧妙地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权力动态,将女性体验置于中心,并利用幽默来批判父权体系的根基。

李海暎导演的作者视野

《爱麻夫人》标志着编剧兼导演李海暎的电视首秀,他在电影界的既有作品为该剧的风格和主题抱负提供了清晰的背景。审视他的电影作品,可以发现他是一位具有独特声音的作者导演,其特点是类型流动性、精致的视觉感受力,以及对在压迫性社会结构中航行的角色的持续关注。他之前的电影涵盖了多种类型,从《信徒》的犯罪动作片和《幽灵》的间谍惊悚片,到《京城学校:消失的少女们》的悬疑恐怖片,以及《节日》和《天下壮士麦当娜》等喜剧片。在这些多样化的项目中,他的作品因其“新颖的叙事”、“敏感而微妙的导演手法”以及将强烈动作与高度独特的角色刻画相结合的复杂场面调度而受到赞誉。《爱麻夫人》的主题关注点在李海暎的作品中并非新鲜事。他最近的电影《幽灵》也由李荷妮主演,因其关注“在令人窒息的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团结”而受到关注,这一主题也是这部新剧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爱麻夫人》可以被看作是他艺术兴趣的延续和扩展,将他的电影感性应用于电视剧的集播形式。也许《爱麻夫人》中最引人注目的作者标志是其刻意且高度风格化的视觉美学。该剧有意识地拒绝了用于表现全斗焕时代的传统视觉语言。李海暎没有采用预期的、象征政治压迫的“柔和色调”和“浓重阴影”,而是将20世纪80年代构建成一个“绚丽”和“丰满”的世界,一个“万花筒般色彩和奇妙时尚的大杂烩”。这并非怀旧的浪漫化行为,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批判策略。导演本人已经阐明了这一选择背后的意图,他表示,表面上的“声音和图像越是耀眼,那个野蛮时代的暴力就越能清晰地作为信息传达出来”。这种美学选择起到了历史修正主义的作用。它在视觉上论证了那个时代的残暴不仅仅是公然的政治压迫,还被国家赞助的大众娱乐文化华丽而分散注意力的表面所掩盖。鲜活的美学迫使观众直面蓬勃发展的、色彩斑斓的文化产业与其旨在掩盖的严峻政治现实之间的深刻不协调。这种视觉策略使得潜在的压迫感更显阴险,凸显了3S政策核心的虚伪。

该剧也作为当代韩国电影界更大对话的一部分而出现。它与其他近期重新审视国家电影历史的影片有着显著的风格和主题上的共通之处。其前提与金知云的《蜘蛛网》有着强烈的相似之处,那是一部元喜剧和充满感情的闹剧,讽刺了20世纪70年代一个电影摄制组的自负和不安全感。《蜘蛛网》采用“片中片”的结构,讲述了一位沮丧的导演在试图重拍影片结局时,与制片厂高管和政府审查员斗争的故事。此外,《爱麻夫人》的视觉华丽及其对李荷妮的选角——她扮演了一个解构女性原型的角色——呼应了李元锡的邪典电影《杀人罗曼史》。那部荒诞的音乐黑色喜剧也利用了生动、超现实的风格和黑暗喜剧的情节,探讨了一个女人从一个虐待、控制欲强的男人手中解放出来的主题,同时批判了名人文化。这些电影的出现表明,《爱麻夫人》并非一部孤立的作品,而是正在发展的自我反思时代剧子类型中的一个关键作品。这一运动见证了当代韩国电影制作人与他们自己的国家和电影历史进行批判性对话,利用类型、风格和元叙事的工具,从现代视角重新审视过去的创伤和矛盾。

透过虚构镜头看历史真相

虽然《爱麻夫人》深深植根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但理解它与事实记录的关系至关重要。该剧是一部历史虚构作品,而非纪录片或传记片。1982年的电影《爱麻夫人》是一个真实且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它登顶票房榜,并催生了十二部直接续集和众多其他衍生作品。然而,剧中的人物——从女演员郑熙兰和申珠爱到制片人具重浩和导演郭仁宇——完全是虚构的创作。导演李海暎承认,他从那个时代的女演员们的记录经历中汲取了灵感,特别是原版《爱麻夫人》的主演安素英,但叙事并未遵循任何单个个体的具体生活事件。这种刻意的虚构化是一个战略性选择,它使该剧能够追求更深层次、更广阔的主题议程。通过创造原型人物而非受限于传记的真实性,叙事得以自由地作为更广泛的社会评论发挥作用。它可以更有效地探讨当时行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症、审查制度、艺术妥协和企业剥削等系统性问题。这些角色成为各种力量的代表,从而能够更集中地审视那个时代的权力动态。

为这种方法增添重要分量的是制作公司The Lamp Co., Ltd.的参与,该公司与Studio Kik Co., Ltd.共同制作了这部剧集。The Lamp Co.以制作备受好评且商业上成功的电影而建立了卓越的声誉,这些电影都经过精心研究并基于真实历史事件。他们的作品包括《出租车司机》(描绘了光州起义)、《词典》(关于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保护韩语的故事)、《三振集团英语托业班》(基于真实的企业丑闻)以及同样由李海暎执导、李荷妮主演的间谍惊悚片《幽灵》。一家以致力于历史真实性而闻名的制作公司与一个明确是虚构的项目合作,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意决定。这表明了一种信念,即在这种情况下,虚构的叙事比严格的事实重述更能有力地传达20世纪80年代的情感和系统性真相。它向观众发出信号,虽然故事并非字面上的真实,但它意在被认真对待为一种历史解读,平衡了该剧生动、喜剧和戏剧性的元素与新闻和历史完整性的潜在潮流。最终,《爱麻夫人》将自己呈现为对韩国文化史中一个关键且充满争议的时刻的复杂现代反思。它利用其虚构框架和独特的作者视野,探讨了女性团结、艺术正直的代价,以及艺术、商业和政治之间错综复杂、常常充满危险的关系等持久主题。

六集连续剧《爱麻夫人》现已在全球范围内上线,于2025年8月22日在Netflix首播。

分享本文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