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全面失控:荷兰小镇派对之乱》记录了一场演变成暴乱的生日派对

《全面失控:荷兰小镇派对之乱》— Netflix
《全面失控:荷兰小镇派对之乱》— Netflix

Netflix 上线了一部新的纪录片,对一则数字时代童话的失控进行了冷静的剖析。《全面失控:荷兰小镇派对之乱》是该流媒体平台关于公共灾难的系列纪录片的最新一部,重温了 2012 年在荷兰小镇哈伦发生的事件。这个小镇因一场由社交媒体引发的派对而成为了暴乱的中心。这部由亚历克斯·伍德执导的 48 分钟影片,冷静地调查了一个少女的生日派对邀请,如何在 Facebook 的新兴力量和一部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下,逐渐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破坏之夜。该纪录片将哈伦暴乱呈现为线上狂欢与线下现实激烈碰撞的标志性案例研究,而非一次偶然事件。

数字火花

影片细致地将这场灾难追溯到一个看似无伤大雅的错误。一位名叫默特·韦斯特赫伊斯的荷兰少女为自己的十六岁生日创建了一个私密的 Facebook 活动,本意是与一小群朋友安静地庆祝。然而,她无意中将活动的隐私设置公开,这个错误让任何人都能看到并分享邀请。这份数字邀请函迅速脱离了她的控制,像雪球般滚大,演变成一场网络关注的雪崩。回复参加的人数激增,在超过 24 万人看到帖子后,最终有 3 万人确认将出席。

即使在惊慌失措的默特取消了活动之后,这个想法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力。派对不再属于她。匿名的用户,其中一些来自荷兰境外,创建了山寨活动页面,将这次聚会重新命名为“哈伦 X 计划”。一场未经授权的宣传活动蓬勃发展,配备了专门的网站、Twitter 账户,以及剪辑了电影《X 计划》场景以制造声势的 YouTube 预告片。纪录片中首次采访了韦斯特赫伊斯,她讲述了在未经她同意的情况下,印有她头像的商品被制造和销售,她如何成为了一个病毒式传播现象的不情愿的代言人。

全面失控:荷兰小镇派对之乱
全面失控:荷兰小镇派对之乱

电影蓝图

纪录片认为,哈伦的暴乱与 2012 年电影《X 计划》的文化影响力密不可分。这部电影本身大致受到澳大利亚一场失控派对的启发,描绘了一场高中生日派对如何升级为一场破坏性的狂欢,美化了混乱,并将主角塑造成几乎没有承担任何后果的传奇人物。《全面失-控:荷兰小镇派对之乱》展示了这种电影幻想如何为现实提供了一个强大而危险的剧本。

参与者和网络推广者明确地用电影的名字来为哈伦的聚会打上烙印,为无政府状态设定了明确的预期。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个小镇,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派对,更是为了重演一场无需承担后果的破坏幻想。纪录片将此分析为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反馈循环:一个真实事件启发了一部电影,而这部电影反过来又启发了一场更混乱的真实事件,而这个事件现在又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为新一代观众包装了这一现象。

混乱之夜

影片利用档案录像和目击者的叙述,对暴乱进行了逐刻的重构。在预定的当晚,3000 到 5000 名年轻人涌入了人口不足 19000 人的哈伦镇。当局虽然收到了警告,但低估了病毒式传播事件的规模,他们封锁了默特居住的街道;而她和家人早已逃离了家。

据目击者称,起初气氛还算友好,但由于没有真正的派对可参加,气氛开始变味。在酒精的刺激下,焦躁的人群转向了暴力。他们开始向警察投掷瓶子、石头、自行车,甚至花盆。骚乱蔓延至镇中心,商店遭到打砸和抢劫,其中还包括一家当地超市。汽车被点燃,公共财产遭到破坏。警方的应对措施也随之升级,最终出动了 500 名防暴警察来驱散人群。事件的后果是严峻的:至少 30 人受伤,34 人被捕,损失估计超过一百万欧元。

数字清算

最终,《全面失控:荷兰小镇派对之乱》将哈伦暴乱定位为一个关于数字时代的幼稚和制度上的准备不足的警示故事。影片强调了地方当局未能理解病毒式威胁的性质,即使在就汉堡发生的类似但规模较小的事件咨询了德国警方之后也是如此。

然而,纪录片也探讨了促成这场灾难的技术的双重性。在暴乱发生后的几天里,同一个社交媒体平台被用于建设性的集体行动。一个名为“哈伦清洁 X 计划”的 Facebook 小组被创建,用以组织志愿者进行清理工作;而另一个名为“哈伦嫌疑人 X”的小组则通过分享照片和视频,帮助警方进行众包,以识别暴乱者。这增加了一层细微的差别,展示了制造混乱的工具同样可以用于公民修复行动。影片的结论是,这场灾难并非单一故障点所致,而是技术、媒体影响和人类行为共同作用下的一场完美风暴——这个教训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这部由亚历克斯·伍德执导的纪录片时长 48 分钟,于 2025 年 7 月 8 日在 Netflix 上发布。

发表回复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