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之死》(Las Muertas)的首映标志着当代电视界的一大盛事,它融合了拉丁美文经典、墨西哥最杰出电影人之一的电影视角以及该国犯罪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篇章。这部六集限定剧是导演路易斯·埃斯特拉达的首个电视项目,他的电影生涯以运用尖锐讽刺剖析墨西哥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广受好评的故事片而闻名。该剧改编自20世纪墨西哥文坛巨匠豪尔赫·伊瓦尔根戈伊蒂亚于1977年发表的同名小说。故事本身是对冈萨雷斯·巴伦苏埃拉姐妹真实案件的虚构化探索,这对姐妹在1960年代以“Las Poquianchis”之名成为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一位备受尊敬的作者、一部享有盛誉的文学原著和一桩令人震惊的真实故事——这三大支柱的精心结合,使该剧的定位并非传统的犯罪剧,而是一部为严肃文化探讨而打造的精品电视作品。它表明了一种意图:利用已有的艺术和历史声誉,为这部剧集在全球有鉴赏力的观众中树立其知识分子的资格认证。
文学渊源与历史创伤
该剧的基础是双重的,既植根于豪尔赫·伊瓦尔根戈伊蒂亚的著名小说,也植根于启发了这部小说的残酷历史现实。1977年的小说《Las Muertas》被认为是现代墨西哥文学的基石,它将一桩真实犯罪故事的肮脏事实,升华为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作品。该书虚构了冈萨雷斯·巴伦苏埃拉姐妹的故事——在小说和剧中更名为巴拉德罗姐妹——她们在1960年代的瓜纳华托州经营着一个妓院网络,并最终因包括谋杀雇员及其新生儿在内的多项罪行被定罪。伊瓦尔根戈伊蒂亚的文学天赋在于他对这一题材的处理方式。他的小说并非简单的戏剧化呈现,而是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辛辣的讽刺以及对后革命时期墨西哥社会结构的无情批判为特点,揭露了导致此类暴行发生的制度性无能和系统性腐败。小说的叙事结构非同寻常,它摒弃了线性情节,转而采用一种碎片化、多视角的事件重构,类似于新闻报道或零散的法庭证词集。这种风格选择对其主题力量至关重要,它创造了一种客观、近乎冷酷的距离感,却又矛盾地放大了事件的恐怖与荒诞。该剧采纳了这种讽刺和准新闻式的基调,这一决定不仅仅是风格上的致敬。它作为一个复杂的叙事机制,用以面对一个因过于怪诞而难以直接、写实描绘的民族创伤。讽刺手法的运用提供了一种批判性距离,使故事能够超越罪行本身的耸人听闻的细节,从而更深入地审视那些滋生了这种邪恶的文化和政治条件——普遍的厌女症、道德虚伪和制度腐朽。
作者的视野与叙事架构
《少女之死》的创作核心无疑是路易斯·埃斯特拉达,他担任该剧的创作者、剧集主管、联合编剧以及全部六集的导演,这赋予了他电视制作中罕见的全面作者控制权。他对这个题材的接触并非始于近期;埃斯特拉达称,他想改编伊瓦尔根戈伊蒂亚小说的愿望是他长达30年的“执念”,始于他15岁时首次阅读这本书。几十年来,这个项目一直被设想为一部故事片,但其最终实现有赖于媒体格局的变迁。埃斯特拉达发现,全球流媒体平台提供的限定剧的长篇、分集结构,是承载小说中庞大的人物、地点和交织时间线的“理想形式”——这种叙事的复杂性是传统电影的时长永远无法充分容纳的。这使得该剧成为流媒体模式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文学改编可能性的一个绝佳范例,它为忠实地转换复杂小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和财务空间。剧本由他与长期合作者海梅·桑皮耶特罗共同编写,并有罗德里戈·桑托斯的贡献,其开发过程充满了对原材料独特结构的深深敬意。埃斯特拉达的导演手法是将整个剧集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拍摄,就像一部加长版的电影,每一集都像一部短片一样精心制作,他甚至暗示每一集都像一部“拥有自己类型的独立电影”。一个关键的创作决定是保留小说中准新闻式、多声部的叙事方式,将证词和官方声明交织在一起,作为重构故事的关键电影手法。然而,这次改编并非没有重大的作者干预。第六集也是最后一集,采用了埃斯特拉达和桑皮耶特罗全新创作的剧本,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旨在解决他们认为小说结局过于“突兀”的问题,并提供一个在电影和主题上都更具决定性的结局。
墨西哥的顶级演员阵容
该剧汇集了一批在墨西哥乃至国际影坛都堪称顶尖的演员。故事的核心由阿赛拉·拉米雷斯饰演的姐姐阿坎赫拉·巴拉德罗和宝琳娜·盖坦饰演的妹妹塞拉菲娜·巴拉德罗的表演所支撑。两位女演员都为她们的角色带来了相当大的戏剧张力。她们身边还有一批杰出的资深演员,包括饰演调查此案的警官贝多亚上尉的华金·科西奥,以及在姐妹俩的生意中扮演关键角色的西蒙·科罗纳的阿方索·埃雷拉。更广泛的演员阵容中还有毛里西奥·伊萨克、莱蒂西亚·韦哈拉、恩里克·阿雷奥拉和费尔南多·博尼利亚等备受尊敬的演员,共同编织出一幅丰富的人物画卷。选角策略汇集了在《毒枭》(Narcos)、《黑钱胜地》(Ozark)和《超感猎杀》(Sense8)等知名国际制作中获得全球认可的演员,以及在埃斯特拉达自己的《希律法》(La Ley de Herodes)等备受赞誉的墨西哥电影中贡献卓著的演员。这样的人才组合凸显了该制作的雄心及其作为一部顶级戏剧作品的定位。
手工打造的世界
《少女之死》的制作是一项规模宏大且一丝不苟的工程,其规模和对实用、有形的手工技艺的深刻承诺使其脱颖而出。拍摄历时21周,动用了150名主要演员和超过5000名群众演员,反映了创造一个人口稠密且真实的世界的雄心。制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其对实体世界建设的投入。为了重现1960年代墨西哥的各种环境,总共搭建了220个不同的布景,并刻意避免使用数字增强和视觉效果。埃斯特拉达指出,该剧的每一帧都是“手工制作”的,这一理念从美术设计延伸到服装和道具。这种对实用效果和实体布景的坚持,不仅仅是一种美学选择,更是一种主题选择。通过实体构建巴拉德罗姐妹的世界,该制作将其关于腐败和暴力的叙事根植于一个可触摸、不可否认的现实之中。这种物质上的真实性加强了该剧的准纪录片风格,强调了这些恐怖事件发生在真实的时间和地点,而非风格化的数字重建。广泛的外景拍摄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真实感,拍摄地点遍及墨西哥的圣路易斯波托西州、瓜纳华托州和韦拉克鲁斯州,以及墨西哥城历史悠久的丘鲁布斯科制片厂的摄影棚。负责这一视觉语言的关键创作团队包括摄影指导阿尔贝托·阿纳亚·阿达利德(“曼达罗”)、美术指导萨尔瓦多·帕拉和剪辑师玛丽安娜·罗德里格斯。该剧由埃斯特拉达和桑德拉·索拉雷斯通过他们的制作公司Mezcala Films、Bandidos Films和Jaibol Films制作。
对系统性恶意的剖析
虽然《少女之死》的叙事引擎是一个真实犯罪故事,但其主题关注点则在于复杂的社会批判。中心情节讲述了阿坎赫拉和塞拉菲娜·巴拉德罗姐妹如何有条不紊地建立起一个利润丰厚而又残暴的妓院帝国,这个犯罪企业最终瓦解,并将她们暴露为墨西哥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二。然而,该剧认为,她们的行为并非孤立的异常现象,而是更广泛的社会病态的症状。叙事深入探讨了系统性失灵,审视了不受约束的权力、制度性腐败、普遍的厌女症和深刻的道德虚伪如何为姐妹俩创造了条件,使她们能够多年来逍遥法外地经营其剥削和谋杀网络。直接继承自伊瓦尔根戈伊蒂亚小说的一个核心主题是“恶意”的概念,这是对“平庸之恶”的研究,探讨了包括制度受害者在内的普通人,在有机会时如何自己也可能成为施暴者。通过这种方式,巴拉德罗姐妹的犯罪企业成为了一个腐败国家的有力缩影。妓院内部世界所定义的权力动态、道德妥协、剥削和系统性暴力,直接隐喻了埃斯特拉达在其整个电影生涯中所批判的更广泛的社会弊病。该剧利用这个封闭、残酷的环境,上演了一场关于国家道德沦丧的更广泛的寓言,其中姐妹俩的恐怖统治反映了国家自身的道德破产。因此,该剧延续了埃斯特拉达毕生的事业,即利用讽刺和黑色幽默来剖析墨西哥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为性别、权力和暴力等普世主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墨西哥视角。
为全球观众重构一个传说
《少女之死》是一部复杂、多层次的作品,它同时作为一部忠实的文学改编、一次令人不寒而栗的历史重构和一个强有力的作者宣言。它代表了日益增多的雄心勃勃的国际剧集目录中的一个重要补充,以其文学血统、毫不畏缩的主题和导演独特的视野而著称。通过将真实犯罪类型的叙事勇气与一种复杂、讽刺和深刻批判的方法相结合,该剧旨在既成为一部叙事犀利的惊悚片,又成为一部引起共鸣的社会评论。通过墨西哥最批判、最不妥协的电影人之一的镜头,将该国最黑暗的传说之一带到全球平台,该剧进行了一次复杂的文化翻译、历史审视和艺术综合。
这部六集限定剧《少女之死》(Las Muertas)于2025年9月10日在Netflix流媒体平台全球首播。